变频器应用变频技术与微电子技术,通过改变电机工作电源频率方式来控制交流电动机的电力控制设备。
频器主要由整流(交流变直流)、滤波、逆变(直流变交流)、制动单元、 驱动单元、检测单元微处理单元等组成。频器靠内部IGBT的开断来调整输出电源的电压和频率,根据电机的实际需要来提供其所需要的电源电压,进而达到节能调速的目的外,频器还有很多的保护功能,如过流过压、过载保护等等。随着I业自动化程度的不断提高,频器也得到了非常广泛的应用。
20世纪60年代以后,电电电子器件普遍应用了晶闸管及升级产品。但其调速性能远远无法满足需要。1968年以丹佛斯为代表的高技术企业开始批量化生产变频器,启了变频器I业化的新时代。
20世纪70年代开始,脉宽调制变压变频(PWM - WWF )调速的研究得到突破,20世纪80年代以后微处理器技术的完善使得各种优化算法得以容易的实现
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,美日、德、英等发达国家的WVF变频器技术实用化,品投入市场,得到了广泛应用。最早的变频器可能是日本人买了英国研制的。过美国和德国凭借电子元件生产和电子技术的优势,高端产品迅速抢占市场。
相比较国外变频器的发展状况,我国的变频器应用起步较晚,直到20世纪90年代末期才得到较为广泛的推广。国内变频技术发展状况,可以概括为:频器的整体技术相对落后,和国外在变频调速研究上取得的先进成果比,存在着较大的差距;频器使用的核心部件技术空白,目前来说,频器的生产中需要的关键功率器件,在国内几乎没有厂家可以生产,导致我们核心技术受制于国外,必须依靠进口;主要产品集中在低压产品和中低端市场。由于产品可靠性和工艺水平不高,目前国内变频器产品主要面向低压和对性能要求一般的市场,高性能、大功率市场主要被国外大公司占领。